以此浮笙

更新随机。回归读者身份。
果然还是写读后感让倍感人幸福……

给晚风老师的《生年不满百》的简评

认识晚风老师有一小段时间了,虽然平时我是个极其话痨精力充沛的自嗨达人,但当我想要认真的写一篇评论的时候往往会不断的纠结,想要再仔细,再认真一点,希望能把最合适最契合的话送给我的朋友,很多篇文评删删改改却总是不太满意,但是我还是决定把他写出来。


写这篇简评的想法在我读到《生年不满百》的时候就已经产生,一直等到现在,我终于有机会把脑海里的赞叹落到笔下。


文章标题“生年不满百”出自诗句:“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来自两汉时期的《古诗十九首》,收入《昭明文选》,作者佚名,现不可考。[1]


[1]、徐中玉金启华.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237


结构梳理:

文章分为七个部分,正文五段,作者前言加引入成一段,后话和设定补充为一段。

正文中(1),(5)部分分别为故事的起笔和收尾。也就是现代王耀消失,现代王耀回来这两步。

正文(2)部分为中华组兄弟姐妹们的对话构建起的群像故事,用于丰富文章背景和塑造多个人物关系。

正文(3),(4)部分主要为小王耀和伊万出门游玩以及他们的回忆(同体),用于歌颂我们cp的美好爱情(乐)以及他们一路走来的艰难过往,也心疼了下我们一直很累的耀。

文章中有融合穿插的明暗双线。


正文分析

(1)

第一段里以王嘉龙的视角展开,嘉龙是原作黑塔利亚存在的人物,圈内读者知晓其人物设定和性格背景,作者安排这一角色开篇,可能是为了给读者增加熟悉感,方便大家理解情况,从一个状况外的角度引导读者顺利的进入状态,阅读故事。


第一段简单的通过王濠镜和王嘉龙的对话体现了他们同为特区的微妙“兄弟情”,这里的濠镜和嘉龙是对照组但又是相似的,不同在濠镜的情绪内收且彬彬有礼,嘉龙略显孩子气且更加感情外放,但同时他们都是爱护家人而且有责任感的人。嘉龙的回忆里可以看出他们很忙,开会到半夜也是常事,但实际上面对有可能到来的工作,他仍然把要脱口的抱怨收回去了。


关于他们故事的引出,这里濠镜的“小动作”和作为此段收尾且加粗的“王耀出事了”。引出了文章主线,同时留给读者想象空间。


我们可以在脑海勾勒的画面是,听到这个消息后,嘉龙濠镜两人收拾了一下(甚至可能没收拾)就急匆匆赶往北京。




(2)

顺应前文,果不其然下一个文章镜头就已经切换到了“事故现场”,小王耀的存在以及外貌描写让大家开始意识到发生了什么,读者的视角也跟随嘉龙从完全的状况外变为了知道大概状况但很惊讶且茫然的状态。


接下去的剧情由嘉龙的疑惑,也就是“东北三兄弟明明近一点为什么还没有到?”展开,当然,这里巧妙的玩梗“海南和东北三省”的度假关系解释了这个疑惑。


随后把我们的目光引到了三兄弟头上,剧情随着王吉惊人的发言进入了一个短暂的无厘头轻松状态,因为是露中cp前提,这里画面一下子就活跃热闹了起来,和前文大家的震惊沉默有一个冷暖色调的对比,同时也改变了文章节奏感。(能这么比喻吗我随便说的感觉到了就行算了不管了)


而随着嘉龙的思考,我们也一起进入了一种,


“因为历史太长,大家都以为很熟悉的大哥实际上我们并不了解他,他的辛苦和承受的磨难实际上无人知晓。”


加上同为中华儿女,这里不同的读者也许有不一样的思考,这会根据我们的记忆点来延伸,比如此处我想到了近代史和古代史的起起落落。文章的层次感和丰富感由读者自已的体验代为补充,也就是我们常说的


“读者会完成文章剩下的一部分”和“文章作品是写手和读者一起完成的”

(有常说吗哈哈哈?挠头)我只是有这个个人概念)


接下来一步,嘉龙从回忆中清醒,剧情回归明线,这里大家的表现巧妙的展现了不同的人物特质。


比如身为首都“有点”社畜而且往往是事故第一现场人的王京。

(咱就是说这很考验反应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啊,那句话怎么说来着,欲戴王冠...)


比如注重历史思路清奇的王豫,比如母爱(?)满满的王陕,比如手粗心软的王鲁,还有娟秀细致的王桂。


然后这里关于年纪虽大但因地理环境和大家认识反而有点迟的王川,作为川家人的我是觉得设定很有趣而且很细致的。


终于,当所有人陷入困境谜题的时候,一通有时代感的电话铃把我们引入了下一个部分,他们哥夫来了。(cp人狂喜)




(3)

剧情随着伊万的火速逼近开始紧凑起来,电子行业发达的王苏开始上网求解答,网友奇奇怪怪的回答在紧迫的剧情里带来一丝奇妙混乱但有趣的体验。在这里,代入型读者和观察类读者的情感体验会有点不同,比如我属于后者,我已经开始乐了。


伊万的三条短信以平时王家孩子们没见过的哥哥和哥夫的交流模式把剧情再推了一步,伊万自顾自的,有点霸道的毛子行为也是侧面描写了露中两个人因为是情侣所以与旁人不同的相处模式。把护短的王黑逼得想骂人。最后以一个王家兄妹开门就是哥夫的场面,加重描写了伊万的行事风格。


当然,一对cp在各个老师的笔下,甚至同一个老师笔下不同的篇章,相处模式都是不同的,这里我们体会到的是,王耀应该在这段关系里,至少现在的关系,是纵容伊万的这种操作的,不排除他就喜欢(?),伊万也是充分考虑到了他们关系的发展情况才会有一系列的行为,这不能不说是一种确实在相爱的体现。


这里插入了一段伊万的回忆,我的理解是视角从嘉龙切换到伊万的过渡和准备。


非常巧妙的是,这里的伊万展现出了不同于王耀的兄弟姐妹们的,对状况的理解,伊万看上去感觉理解王耀,而且似乎已经明白了这件事故的性质,我对于这个情况有两点理解,


一是因为伊万身为王耀的爱人,他们能相爱必然有能够相爱的前提,他们需要理解,需要共鸣,需要灵魂里有对方的颜色。


二是因为伊万和王家兄妹不同的在于他是国,而这些王家的孩子们是省,自然伊万会更加理解“生而为国”的这种感觉。所以他并不过于担心,他只是更多的选择相信王耀,作为爱人之间比起担心他可能更倾向于去理解和尊重他的做法。


不过担心心疼甚至有点小新鲜这各种情绪可能都会有。


这一段的末尾,伊万打算把小王耀带出去玩,作者是主观上在创造他们俩独处的空间,而伊万这么做可能原因也是复杂的,


首先王家兄妹这个时候其实没什么别的办法来应对这件事,后文也可以看出他们后面还把王耀的部分事情帮忙处理了,这时候伊万把小王耀带出去其实是帮他们照顾人(当然也满足了自己的私心)。这如果这里对角色们做心理侧写,


伊万的行为实际上是

“你们相信我就好/你们大哥没事的/我是他爱人我懂他”


王家兄妹们实际上是

“他是大哥的爱人所以也许这种事情他比我们更能处理”


他们看上去虽然对伊万把小王耀带出去这件事情满是拒绝和抗议,实际上也默认了他这个操作。

其次,伊万把小王耀带出去也是为了本着尊重王耀的做法,“他想偷个懒那我就帮他处理好这件事的其他部分”,是处于一种爱人之间的关爱的行为。当然也不能伊万说对自己身为文明古国的爱人小时候不感兴趣,那肯定是非常感兴趣。(乐)




(4)

进入了全篇最核心的部分,伴随不断变换的明暗双线和露中之间的相处以及伊万的心理活动,我们得以了解到露中二人的感情交流现状(雾,我真的想不出来其他词了)


“王耀一向这样,看上了什么、喜欢了什么,从不说出口,也从来不主动要什么,也许是因为从前不能让自己的喜好太明显易琢磨留下的习惯,也许只是他内敛傲然的性格使然”


“伊万认识他这么多年,早把他的性子琢磨透了,他越躲就偏越要往他眼前凑,非逼他说出个所以然来”


原文中这两段其实分别精炼的展现了此篇中王耀的性格和伊万的性格,也再次给读者强化了他们二人相处的印象,“情感上更加主动的伊万和相较之下内敛的王耀”


这段把糖葫芦这个物件作为短期线索进行穿插,把他们的对话从二人的情感交流开始进行一个人文关怀方向上的升华。最终把故事从“国的立场”引向了“人的立场”,这也是我喜欢这篇文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也就是人本思想的体现的人文主义的关怀。


糖葫芦作为食物,在以前我们吃不饱穿不暖的时候来说,更类似于一种象征,是对美好生活的追求的表现。


随着时间的变化,天空有一个从蓝天白云往金色,红色,橙色的黄昏的场面转换,这里运用到了一种通感的手法给读者增强代入感和画面感。


之后伴随着伊万买的凉丝丝的冰棍,文章进入了我最喜欢的暗线部分,露中二人站在一起共沐夕阳,诉说理想。

当时我的脑子:

“感觉我被他们的理想和那个想象画面里的太阳一起照亮了…”


这里文章进入了一个对生死和存在意义的探讨,作者以露中二人的交流,传达给了我们一种缥缈却又坚定,简洁而不失意涵的精神体验。


我的解读是:“存在是为了我们更美好的明天,至于终点,那是需要努力之后才能抵达的彼岸,我们可以描绘它,但不必纠结它。”以及“为实现理想的自我付出是有价值的。”


至此,文章想传达的大致观点表达完成。(剩下是发糖的时间(什


接下来,随着天色完全变暗,小王耀和伊万半是开玩笑半是交流的情况下,有嗑cp基础的我们从对话里品味他们的过往感受他们的感情深度。这里小王耀对“等价的爱”的小在意也是在告诉读者,即使是年纪尚小的他,也颇有心眼,这是对王耀形象的进一步完善。最后以小王耀进入梦乡,我们也像是跟随他,完成了一场梦幻的旅行。


“会是个很长、很好的梦。”




(5)

进入最后一段,现代王耀回来了,弟弟王京再次出场为大哥带来工作,工作也是象征王耀生而为国的“责任”,休息之后必然是要重新承担起责任的,而伴随着读者以伊万视角对王耀形象的一个完整思考和概述,故事也结束在他和伊万爱人间的小打小闹之中,文章的收尾物件是“小王耀的照片”。


王耀,伊万,王家的兄弟姐妹还有人民们,都在未来等“他”。





读后感后话:

(真的打不动字了我的电脑他抗议了,开始进行一个语言输入) 

写完了前面的读后感,我现在大脑有点空白,所以随便翻翻文章看着剧情再来说点什么。

先对我亲爱的晚风进行一个表白,在我们认识并不长的时间里,能够感受到你对于人际关系之间的相处是极为小心的,人们之间的感情能够互相印证,你对我的好,我都有收到。

有时候会顺着你的纵容,稍微的开一些玩笑。

但是首先我要声明的是,我写下一篇还算比较长的简评,并不是

“因为我们之间是亲友,我专门为了讨你喜欢所以写了这个”,

原谅我作为理科生的直白和充满线条感的表达方式,我是单纯的出于对文章的认可和对里面文学水平的钦佩,所以写了我想写的东西,写这篇文章我没有任何的卡顿,仪一气呵成,全程都在打字,我的手现在有点痛哈哈哈,

所以你并不需要担心我写了这篇文章,是因为出于一种友人的偏爱,而不是出于对你文字水平的认可,才写了文评。

我的思维虽然很跳跃,但是我基本上不做,没有用,或者我认为没有价值的事情,相反一件事情,如果我想要去做,那么,我其实一定会有一个计划,或者说,很早之前我就在脑海里勾勒出了我做这件事情的场面。


我想,写文的人,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作者,一向是情感比较丰富,对结构有一定把控感的人。



有时候心思细腻,作为作者来说,这是你们需要进行艺术表达所必须要拥有的一种能力。


所以如果你有什么多心,作为亲友的我来说我是喜欢并且认可这样的你的,因为我认为那是您能够理解他人并且传达自己情感和价值观的一种能力。


我并不是那种可以立刻带入到别人情感里的人,但是我可以通过逻辑思考对你所处的环境进行一个模拟和推断,从而达到,“我理解你”这个最终结果。


那我最后这一段看起来和文章没什么关系的话是想表达什么呢?


当然是表达对你的喜欢啦。


虽然我前面说了我写文评并不是出于一种作为亲友的偏爱,但是能够写出这篇文章的你是主体,这篇文章也被我算在你的一部分,所以我喜欢这篇文章,也喜欢你。

(真不好意思,我的喜欢看起来可能太逻辑化,不太优美

往往读者写文评是为了表达对文字的钦佩或者对作者的喜爱,我在这两点上兼而有之,如果你能高兴,那自然是非常好的。


最后,非常感谢这篇《生年不满百》带给我的丰富的精神体验,写文评的过程对我来说也是很有趣的,我再次理解了这篇文的行文结构和当时读到这篇文章时的自我感受。


也就是从我的角度上完整的体验了这篇文章。


我希望自己有点自顾自的发言(可能看上去有点傻乎乎的),能够带给你继续努力写下去的动力,晚风真的很值得被人喜欢。

                                                                                2022.7.3    以此浮笙

 @如一-暗香晚风 

评论(20)

热度(461)

  1. 共13人收藏了此文字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